国旗下讲话---《过传统节日,传华夏文明》
国旗下讲话---《过传统节日,传华夏文明》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今天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过传统节日,传华夏文明》。
同学们是否听过这样一首儿歌:“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 今年的6月7日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的历史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爱国诗人屈原在公元前278年的这一天,于国家败亡之际投江而死。屈原沉江后,古人将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万舟齐发,并以呐喊旗鼓吓退蛟龙,以此表示对屈原的尊敬和怀念之情。
传统节日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和文化标签。2007年12月,国务院公布了《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将春节、元宵节、重阳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几个重要传统节日纳入国家假日体系,这对传承和弘扬传统节日的文化,以及整个社会生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多次在讲话中告诫我们:“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
可以说,每一个佳节都寄托着华夏儿女源自民族本性的希望和祝愿,都是民族亲和力和凝聚力的体现,它不仅仅只是节日,更是一种文化,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必是一个民族的自豪和心结。从七夕的金风玉露,到重阳的登高赏菊,从秦腔的底蕴悠绵,到京剧的唱念做打,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华夏浩繁的史册中显得那样熠熠生辉、璀璨夺目。
亲爱的同学们,作为新时代的中职生,我们有义务传承传统文化。让我们怀着对伟大爱国之士的敬爱之心和珍爱之情来看待中华民族的每一个传统佳节;让我们铭记总书记的教导做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让我们共同努力,把优秀的传统文化生生不息的延续下去,让华夏文明在中国大地彻底复兴,再次绽放出令世界瞩目的光辉吧!